与会同志畅谈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部署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4-01-16浏览次数:218

 

  体制机制求创新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这也是与会同志讨论的热点。

 

  “这项重大改革搞好了,对于发挥纪检监察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纪委委员,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表示。

 

  河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臧胜业同样认为,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积极推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全会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承担监督责任。对此,中央纪委委员,天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臧献甫表示,必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明确责任、落实责任的基础上,做好责任追究,加大问责力度。中央纪委委员,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怀臣介绍说,四川在落实“两个责任”方面进行了探索,下一步将结合全会精神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做好省直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人向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直部门负责人向市(州)纪委全会述责述廉试点。

 

  围绕全会强调的“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和“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与会同志展开了热烈探讨。中央纪委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宋爱荣认为,“两个为主”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各级党委领导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解决压案不报和瞒案不查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各级纪委更加负责地发挥职能作用,彰显了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政治智慧。

 

  改革是此次全会的一个关键词。全会明确强调,改革和完善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

 

  中央纪委委员、驻财政部纪检组组长刘建华表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通过内部整合挖潜,增强办案力量,加大办案力度。

 

  臧胜业以河北巡视工作取得的成绩为例,表示要结合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巡视监督,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巡视监督常态化、全覆盖工作。

 

  王怀臣表示,要健全巡视接访、舆情收集研判处置等机制,进一步加强线索移交、分类处置、巡视回访和督查督办,提升发现问题能力,切实增强巡视监督的威慑力。

 

  纠正“四风”贵有恒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在总结一年来工作成绩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明确强调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纪律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

 

  围绕全会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反腐败治本之策,必须不折不扣地长期抓下去,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的一个“法宝”。河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臧胜业认为,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党的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深入查找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自律、立行立改。中央纪委委员,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怀臣表示,要开展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工作,并结合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整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推动转变作风向基层深化。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检查。中央纪委委员,安徽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宾宜表示,要严格执纪监督,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臧胜业认为,尤其要针对重要时间节点,广泛组织集中检查和明察暗访,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形成经常抓、长期抓的良好态势。

 

  久久为功,方能功效长久。中央纪委委员,天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臧献甫认为,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坚持“准狠韧”,积小胜为大胜。中央纪委委员,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表示,要抓住时间节点,从具体问题抓起,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对违反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通过层层传导压力,杜绝“破窗效应”。

 

  制度是作风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尹晋华认为,要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机制,通过刚性制度约束,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臧献甫表示,要强化制度约束,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日常管理,纠正“打折扣”、“搞变通”行为,坚决防止不正之风反弹。王怀臣介绍说,四川将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动督查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惩治腐败零容忍

 

  刘铁男、倪发科、蒋洁敏、季建业……这些曾经“权倾一方”但最终相继落马的人物,成为了一年来铁腕惩腐的见证。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零容忍,令与会同志深刻感受到党中央“打老虎”、“拍苍蝇”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当前形势喜人也逼人,人民群众期望值很高。我们要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严惩腐败,高压震慑。”中央纪委委员,海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马勇霞说,“在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有贪必肃、有腐必惩,这是对党和人民斩钉截铁的承诺。

 

  三次全会要求,各级纪委要严格审查和处置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的行为。中央纪委委员,天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臧献甫说:“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通过查办案件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中央纪委委员,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也表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要加大查办大案要案的力度,又要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据介绍,湖北省纪委今年将研究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与组织、检察、公安、审计等部门横向联动,与派驻(出)机构和巡视机构延伸联动,内部案件检查室与执纪执法室相互联动的机制,形成查办案件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次全会再次强调,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发现党员干部身上的不良苗头早打招呼、扯扯袖子、大喝一声,防止小事变成大问题,小错酿成大案件。”马勇霞说,“这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中央纪委委员,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法泉认为,要善于总结教训,举一反三,利用查处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查找和堵塞制度漏洞,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线索是办案工作的源头。三次全会提出,加强群众信访举报受理工作,规范管理和处置反映干部问题的线索。李法泉表示,对案件线索既要集中统一管理,又要下管一级,建立台账,定期排查,分类管理,防止压案不查或线索流失。马勇霞说:“要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举报的渠道,完善线索分流、初核、调查、结查反馈机制,保证问题线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让腐败无处藏身!”

 

  让腐败无处藏身,知易行难。正如中央纪委委员,云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辛维光所言,2014年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比认识更重要的是态度和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责任和担当”。

 

  扎牢“笼子”强监督

 

  “发改委是权力相对集中的部门,刘铁男案件的教训十分深刻,值得反思。”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一个分组讨论会场,中央纪委委员、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组组长刘晓滨开门见山的剖析引人关注。他直言不讳:“主要原因是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行与监督制约不匹配,权力运行过程不透明、不公开。”

 

  太阳底下无新事。不论“老虎”、“苍蝇”,其为恶作乱的根子还在于权力运行失范。三次全会再次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快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这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理念。”中央纪委委员,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说,“我们要加快出台和实施20132017年湖北省惩防体系建设规划,抓好责任分解、检查考核和任务落实。”

 

  规范权力运行要突出重点。中央纪委委员,海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马勇霞表示,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针对权力、资源、资金相对集中的部门和行业,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操作流程,以“制度+科技”的方法压缩自由裁量权,堵塞“权力寻租”的空间缝隙。

 

  权力由人民赋予,其运行自然也应该受到人民监督。三次全会提出,进一步发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马勇霞认为,要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衡量标准,开展党风政风行风社会评价活动,公开民意测评结果,发挥社会监督的倒逼作用。要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让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关口前移,能够使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中央纪委委员,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法泉介绍,山东今年将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加强示范教育、运用反面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开展廉政谈话加强经常性提醒教育等方式,深入开展廉政教育。

 

  中央纪委委员,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滨认为,要把加强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作为重头戏,引导领导干部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中央刚刚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社会反响很大。”中央纪委委员,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说,“廉政文化建设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在思想政治上发挥引领作用,使其成为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深化“三转”铸铁军

 

  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作出明确部署:“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

 

  “‘三转’是中央纪委监察部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是工作理念和思路的重要转变。”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体现了我们党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了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规律。

 

  不能种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中央纪委委员,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泽民说:“转职能,就是要依据党章和行政监察法,厘清职能、找准定位、突出主业,强化监督和执纪问责,把工作聚焦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方式转不好,转职能就会落空。”中央纪委委员,江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弘强认为,要在转职能的基础上改进方式方法,推进科学管理,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去年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精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取消或不再参与111个,保留14个。与此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巡视工作,建立约谈制度,加强案件线索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作用,紧盯重要时间节点纠正“四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中央纪委委员,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感叹。

 

  与此同时,黄先耀也表示了忧虑:“随着查办案件、监督执纪力度的加大,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的腐蚀拉拢等风险进一步增加。”他认为,要加强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党组织、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就是要通过让监督者接受监督,防止“灯下黑”。

 

  “‘三转’中,转职能是核心、转方式是关键、转作风是保证,三者相互依存,有机联系,是一个完整体系。”弘强认为。

 

  与会同志认为,深化“三转”还应防止“头转身不转、身转手不转”,要确保“三转”落到实处。三次全会召开前,中央纪委通报了4起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三次全会也明确提出,不仅要建立监督机制,也要对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严肃追究纪委的责任,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以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与会同志纷纷表示,三次全会将自身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将探索解决谁来监督纪检监察机关的问题,使纪检监察干部学会带着‘脚镣’走路。”中央纪委委员,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