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纪检监察信息 2018年第28期(总第593期)

发布者:纪委办公室发布时间:2018-10-25浏览次数:478

  

  

聚焦问题线索处置 形成监督执纪合力

——驻市城管局纪检监察组创新数字城管问题线索处置工作机制

 

今年81日起,合肥市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区两级共同监管模式正式实施。为有效推进新的监管模式,驻市城管局纪检监察组近日发了《关于数字城管违规违纪行为问题线索移交与处置工作的通知》结合重点工作从问题线索源头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而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深化标本兼治。

一、发挥探头作用,把准城市问题脉象

一是数字城管成效可视化。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于2015 1 月正式上线运行,覆盖了合肥市全部建成区,包括4个主城区和3个开发区,约400平方公里。近三年来,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平台共受理、立案各类城市管理问题464.6万件,其中专职信息采集监督员队伍上报问题数量占比均在95%以上。

二是高压考核下诱发钻营市城管局对各区(开发区)、街道和信息采集公司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管理,每月在《合肥日报》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序公示。然而,面对考核压力的传导,不规矩的人有了小动作,出现一些造假行为。监督发现,数字城管造假行为主要有两种:一是街道(乡、镇)类考核对象在考核工作中存有投机心理,恶意干扰正常信息采集工作,人为制造虚假或易处置案件,以提高考核成绩;二是部分信息采集人员素质较低,信息采集上报中有权力寻租行为,收受财物,少报、瞒报或报非街道责任处置案件,变相操控街道(乡、镇)考核成绩。

二、聚焦主责主业,拧紧关键环节螺丝

一是严肃工作纪律,建立制度长效约束。下发《关于严肃数字城管考核和信息采集工作纪律的通知》,明确禁止3类考核对象的11种行为;建立日常介入查处机制,加大对违反考核和信息采集工作纪律的违纪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向市纪委监委报送了《关于建立快速严厉打击数字城管造假行为联动工作机制的请示》,切实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把控风险,有效形成对数字城管采集环节违规违纪问题的监督力。

二是起底问题线索,建立联动处置机制。探索建立数字城管问题线索联动处置机制,发《关于数字城管违规违纪行为问题线索移交与处置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移交范围、程序和处置流程。充分发挥市级各数字城管中心信息化的优势,拓宽问题线索发现渠道。通过整合市纪委监委监、各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资源,研究确定处置主体,及时处理数字城管违规违纪行为,实现快速调查、快速处置。

三、严肃执纪问责,拉起行为震慑线

一是严肃查处督履责。驻市城管局纪检监察组先后对蜀山区琥珀街道、庐阳区、包河区发现的数字城管造假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后经转立案,对10名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督促市城管局对发现干扰数字城管考核、弄虚作假问题的18个街道(乡、镇)和42名当事人进行处理,并将该街道(乡、镇)当月考核成绩记为零分,同时按比例扣减区级考核成绩。

二是持续协作长震慑。严格落实《关于数字城管违规违纪行为问题线索移交与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责担当,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调查处置、迅速通报曝光。同时,坚持挺纪在前,抓好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工作;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查处数字造假等处违纪违法问题,实现震慑常态化,积极营造驻在单位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信息报送邮箱:hfjwxx@sohu.com

发: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各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市委巡察办,市有关单位纪委(纪检组),委机关各部门

抄: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

中共合肥市纪委办公厅                         2018年10月1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