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系列报道(三十一):与“身”共歌,与“乐”同行
发布时间:2023-07-15   浏览次数:30

音乐是无声流转的语言,音乐是沁人心脾的清泉,音乐是陶冶情操的熔炉。710日,合肥学院教育学院“七彩童年,‘育’你相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滨湖和园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王玉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我的身体会‘唱歌’”公益课堂,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才能。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打击乐不仅仅是激情四溢的击鼓之声和敲锣之音,身体也会“唱歌”。身体是一种更为古老和神奇的乐器,身体打击乐通过拍手、跺脚、拍腿和捻指等动作发出声响,是人类最原始、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和情感表达,比人类的语言文字出现得还早。本节课,志愿者将身体作为一种乐器带入音乐课堂,以“bim bom biddy”小游戏开始了元气满满的一节课,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探寻身体的音乐,悦纳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同学知道我们的身体可以发出那些声音呢?”志愿者提出了问题,和小朋友们一起开始了一场探索身体音乐之旅。小朋友们或拍拍手,或跺跺脚;时而用手摩挲自己的手臂,时而拍拍自己的肩膀。“老师,我之前都不知道身体能发生这么多声音,我的身体原来这么厉害。”一位小朋友兴高采烈地说道。光是关于手与身体其他部位接触能发出的声音,就有拍手心、拍手背、拍肩膀、摩挲手心、摩挲手臂等十多种,小朋友们跟着志愿者的提示,兴致勃勃地探索着身体的奥妙。

于身体中感受音乐的悸动,于节奏中体会美的无限。孩子们尝试着用身体作为打击乐器完成一首作品-《切分音时钟》。在志愿者声情并茂地讲解与示范下,随着音乐和肢体打击声音的配合,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拍打身体,节奏与旋律融合成震撼的交响乐环绕在教室上方。孩子们经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练习,自信满满、全神贯注地积极配合同伴,集体演奏出一首欢快的乐曲,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的盛宴。

本次课堂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体验成功、收获喜悦的机会,还在孩子们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种子,培养了艺术素养和合作意识,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撰稿人:朱思宇,审稿人:张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