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载体
发布时间: 2011-10-27 浏览次数: 448

       

    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 , 也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高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 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但是 , 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 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适应新形势 ,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 却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在这方面 , 我以为科学合理地设计 “ 载体 ”, 如同过河时解决 “ 船 ” 与 “ 桥 ” 问题 ,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 ,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达到育人的目标和效果 , 必须选择和利用好各种载体。 
    1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指以校园为活动中心 ,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 丰富和活跃校园生活为目的 , 由广大师生直接参与或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所组成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各类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 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 , 将宣传思想工作自然地渗入其中 , 以此来提高师生的文化和思想政治素质 , 是实现宣传思想工作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2 、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载体。教师是育人的基本队伍 , 他们的教书育人作用与影响比专职政工人员更直接。这是由于教师数量多 , 且身处教学第一线 , 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他们可以通过教书这个载体 , 在传播知识的同时 , 有意识地向学生揭示知识的思想性 , 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形象的、潜移默化的宣传思想教育 , 起到 “ 和风细雨 , 润物无声 ” 的良好教育效果。 
    3 、以科学的管理机制为载体。一种呈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 能够催人振奋 , 激人上进。一所学校的管理搞得好不好 , 直接关系到这所学校的精神面貌。从一定意义上说 , 管理是一种超前的宣传思想工作 , 而宣传思想工作本身也是一种管理。只有强化管理 , 健全管理机制 , 使 “ 机制育人 ” 与 “ 思想育人 ” 在实践中融为一体 , 才能使师生焕发出学习、工作的热情 , 不断提高自我思想道德素质。 
    4 、以群众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 , 是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教育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手段。在教职工中深入开展 “ 三育人 ” 、 “ 创先评优 ” 等活动 , 创优质教学、良好秩序、优美环境 , 在学生中开展 “ 文明班级 ” 、 “ 文明寝室 ” 、争当三好学生等活动 , 有利于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 , 从而促进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5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坚持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亲自感受和体验 , 去观察、认识世界 , 直接认识客观事物 , 以实践直感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认识视野和思维能力。在他们走向社会前夕 , 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生产劳动 , 有利于他们巩固已学的知识 , 有利于他们培养和锻炼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形成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 ,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实践第一的观点 ,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6 、以舆论宣传为载体。舆论宣传具有传递迅速 , 覆盖面广 , 渗透力强等特点 , 作为高等学校 , 既要借助于社会新闻媒介宣传思想教育的巨大影响 , 又要发挥校内报刊、电视、广播等现代媒介的作用 , 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 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 , 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精神 , 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精神 , 倡导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精神 , 使宣传思想工作真正在促进高校改革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中发挥巨大精神作用。

初审:宣传部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