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高校“两课”中的心理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 2011-04-22 浏览次数: 181

        利用“两课”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学校的共识。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两课”《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设置了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

        但是目前存在着对“两课”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在度的把握上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理课程的事情,两课”是政治课程,两者无法融 “合,利用“两课”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拉郎配”;一些人认为与其讲“大道理”,还不如“做点实事”,干脆就把思想政治课上成了心理咨询课,把思想政治工作变成心理辅导。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两课”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握住“两课”心理素质教育的特质。

        1 、“两课”心理素质教育的思想性

        “两课”的课程体系中所设置的心理素质教育有鲜明的思想性,即按照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意识地把一定的社会意识、一定社会的政治观念、法制观点和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思想性是“两课”心理素质教育区别于其他任何教育环节中心理教育的重要标志。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因此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的信念、评价、方法体系中独特的认知功能,实现其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和形成自身的心理活动机制,促进心理的健康。

        2 、“两课”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性

        “两课”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性,即必须遵从心理活动规律,依赖科学的心理活动机制和有效的心理方法开展教育。这体现在:其一,心理素质教育以其独特的心理内容为理论上的依据,需要遵循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其二,心理素质健康的特点和标准也有心理学上的规定性。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自身、智能以及在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而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心理学上则有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其三,在方法上也有独特要求。例如观察法、记忆法、思维法、创造法、心理平衡法、心理调节法、心理暗示法、心理激励法等科学有效的心理学方法。

        3 、“两课”,心理素质教育思想性和心理性的辩证统一

        其一,思想和心理是社会意识中具有明显高低差别的两个基本层次。思想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人们经过一定的心理过程自觉建立起来的较高层次的理性认识成果;而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是人脑内部矛盾的活动,是一种不系统的、不定型的、处于自发状态的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尽管是“两课”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范畴相比,在目标、内容、方法上有着鲜明的差异。看不到这种差异就容易把思想政治课上成了心理咨询课,把思想政治工作变成心理辅导。“两课”教学必须以思想教育功能为主,不能用心理教育替代思想教育。

        其二,思想和心理又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人对客观世界、自身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能够为心理健康提供思想支持和方法论指导,并能通过人们自觉的活动,指导、影响和改造心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心理活动规律。此外,必须积极借鉴和运用以心理学实验研究或大量的科学观察、个案访谈、测试和数学统计等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现代心理学方法。

        二

        “两课”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也有两种:一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目标、手段的控制问题。在教育目标上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普遍轻特殊;在教育于段上表现为重显性手段轻隐性手段。另一问题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未得到尊重与提升。

        1 、 必须提高教育者的控制力

        教育主体即教育者都是教育行为的控制者和实施者,提高“两课”教师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控制力,可以从有效控制教育目标与手段入手:

        第一,教育目标要科学、合理。基于“两课”心理教育的性质和特征,教育者制定教育目标应坚持三个统一: 思想教育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的统一。思想教育目标是基础和主体,心理教育目标是途径和目的。“两课”心理教育目标应是围绕思想教育对心理过程的正确导向和评价,形成较为科学的心理活动机制。 坚持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行为训练的统一。理论教育是“两课”区别于其他德育渠道的主要标志,对于大学生思想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奠基”和“指向”作用。同时,两课”教学除了理论教育、思想“教育以外,还需要通过行为训练活动进行能力、品格和方法等教育。 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的统一。在教育目标的设定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注重通过授课、报告、宣传等方式以学生集体为对象来进行群体教育;又要重视通过关心和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加强对学生的个体教育。

        第二,教育手段要灵活、多样。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复杂性,必然要求教育者灵活地多样地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显性和隐性手段。显性手段是指通过直接的说理、开展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直接、正面的教育手段。主要包括: 通过讲解、报告、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通过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提高能力。

        隐性手段是指通过评价暗示、文化熏陶、榜样示范等方式,间接的把教育者的意图传达给学生,从而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各种手段。主要包括: 评价暗示。通过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的褒贬、判断,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心理活动按照确定的方向发展而发挥导向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发挥激励作用。 借助文化艺术形式更为形象化地把思想教育的要求贯穿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在享受中获得心理的调节。 教师广泛搜集现实生活中的具有心理教育意义和暗示功能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提供给学生正确的心理价值取向、心理教育能力和健康行为模式。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思想品格、心理品质等也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有深刻的影响。

        1 、有效发挥受教育的主体性作用

        教育必须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基础,注重发挥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满足受教育者内心要求,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第一,要关注教育对象的主体需要。首先,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在思想、心理上的自主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注重人的个性的张扬和多样化的特点;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思想基础、宗教信仰以及思维习惯等,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应当注意到社会需要对人所提出的要求。要能够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把属于社会性的思想观念、心理意志等内容内化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思想之中,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当教育对象的主体思想与社会主流意识、观念体系出现冲突的时候,更要从学生的主体特点出发,帮助学生自愿接受教育,做出符合教育者意愿的选择。

        第二,要切实解决教育对象存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首先,教育者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施教育。让受教育者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提倡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等,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理论,而且可以通过互相启发和学习迁移创造新的思想和观点,提高能力,发展个性。其次,教师必须通过观察、言谈、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深入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科学的分析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第三,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创造能力。要培养教育对象创新意识、探讨精神和独特思维能力。首先,对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有系统的理论教育。其次,要建立起民主的课堂教学。再次,要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的个性、禀赋、兴趣爱好、接受方式和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上的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认可和鼓励受教育者的不同思想和心理状态的存在,并引导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去验证、巩固或者调整、放弃自己的思想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