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四——教育学院赴合肥市小庙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 2024-09-02 浏览次数: 16

7月4日至10日,教育学院“同筑乡村梦  共‘育’振兴果”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合肥市小庙镇蜀山行知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以小庙镇少年儿童群体为重点,围绕身心发展、美育建设、安全宣讲、科普教育、文化传承、课外实践、课业辅导等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聚焦心理健康  创造美好未来

团队成员立足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和心理特点,设计了“价值拍卖会”“情绪蛋糕”“找找自己的闪光点”等课程。通过游戏引导、创设情境、交流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全方位、多途径、全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悦纳自我、增强自信,扎实推进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艺术传递希望  美育点亮心灵

美育是艺术教育的核心,团队成员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通过一系列美育课程强化美育育人实效。手工板块中,学生在非遗拓印帆布包、祖国旗帜在我心、超轻黏土等项目中发挥创造力,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音乐板块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卡祖笛演绎《我和我的祖国》,学习《有我》《美丽的田野》《国家》等一系列歌曲,在歌声中感悟向上的力量;美术板块中,学生体验草帽绘画及京剧脸谱绘画,将美育的种子埋植心田。

启蒙与尊重同在  知识与技能并重

团队开设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珍惜生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水的危险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此次课程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安全知识,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玩转科学启迪智慧 穿越时空触摸历史

团队还开展了“有趣的密度”和“甲骨文的奥秘”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密度的概念和我国古代文字的魅力。在“有趣的密度”课程中,团队成员通过一系列简单而引人入胜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直观感受“密度”的奇妙。甲骨文课程增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些课程既传授了知识,又帮助学生培育了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学生们被鼓励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在实践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通过课程,学生们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了更深的认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赓续中华文脉  传承文化儒韵

团队开设了诗词飞花令、中国结制作和皮影戏灯光画等课程,让学生们充分体验传统文化。通过接龙式的飞花令比赛,学生们锻炼了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吟咏中体会到了诗词的美妙。中国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美好的祝愿,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妙与传承的价值。灯光下的画面变换,让学生们领略到了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心系课外实践  助推全面发展

团队成员带领学生们参观学校阅览室,并向阅览室捐赠了书籍;为校园里的植物挂上了亲手绘制的木制铭牌,美化了校园环境,让学生们学到了许多植物知识。经过前期的构思,团队成员们在学校的墙上绘制彩绘,并结合课程元素绘制了黑板画。

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前沿阵地,依托学科优势背景,发挥专业特长,将所学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之中,以实际行动展现青春作为和使命担当。

初审:方淑颖;复审:李妍妍;终审:张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