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下午,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2025年第一次科研大会在一期5栋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会议围绕“聚焦有组织科研,聚力高质量发展”主题,共谋学院科研创新与团队建设新路径。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丁增武、副院长查金萍、副院长殷明明等20余人参加,会议由查金萍主持。
会议围绕学校科研改革方向与学院发展实际,从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申报策略、地域文化研究特色凝练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明确了下一阶段科研工作的重点任务:
1.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推进“有组织的科研”
会议强调,科研工作需立足国家战略与地方文化建设需求,打破学科壁垒,组建跨学科、跨院系科研团队,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的协同攻关模式。学院拟重点支持以“桐城派与地域文化研究”“淮河-长江文化传播”等特色方向为核心的团队建设,鼓励教师结合个人学术专长融入团队,提升申报省级以上项目的竞争力。
2. 凝练地域文化特色,服务地方发展
会议指出,学院未来需进一步挖掘淮河与长江文化带的应用型课题,强化与社科联、地方政府及文化机构的合作,推动研究成果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省级项目申报将重点向“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实践”等方向倾斜。
3. 引育并举,提升学术影响力
学院鼓励老师们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学术讲座,拓宽教师学术视野;同时鼓励科研团队以集体形式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此外,学院将优化科研激励机制,为校级科研平台的申报与培育提供全方位支持。
丁增武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科研团队建设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各系部需结合学科特点,明确科研目标与成果转化路径;查金萍副院长也提出聚焦地方文化热点,推动文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与地域研究的交叉融合。
会上,任雪山副教授分享了团队建设经验,提出“以文化热点带动学术深耕”的实践路径,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主动融入团队,凝练学术特色,为学院科研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大会为学院2025年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学院将以团队建设为突破口,深化有组织科研模式,力争在国家级与省级项目立项、高水平成果产出上实现新突破!
(撰稿:龚润枝 初审:洪婧 复审:查金萍 终审:丁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