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文脉传承,助农兴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系列报道(四)——走进独山,筑梦红土

时间:2024-07-09浏览:21设置


202477上午八点,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文脉传承,助农兴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中的调研组和宣传组的成员们从石板冲乡初级中学出发,来到了中国将军第一镇——独山镇,这个充满红色文化印记的地方,感受革命历史的印记与红色文化的魅力。

独山镇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素有一镇十六将,独秀大别山的美称,走出了1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一进独山镇便是红军街,古老的街道,每一块青石板路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团队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六霍起义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资料再现了独山暴动、六霍起义和苏区春秋的壮丽画卷,展现了无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观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纪念馆内的各个展区,深入了解起义的艰辛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体悟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战斗、不怕牺牲、追求光明的崇高革命精神。 

走出纪念馆,漫步红军街上,街道两旁的仿古建筑、人物雕像和生活道具生动地再现了红军战士们的生活场景和战斗情景,队员们纷纷被吸引,在其中互动。接下来大家沿着街道依次前往苏维埃俱乐部、赤卫军指挥部等九处革命旧址。这里曾是革命者们激昂壮志、共商大计的地方。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的艰辛与伟大。灰砖墙、木结构和砂瓦屋面的古建筑结构,一眼望去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大家穿梭其间,不时驻足观看,用镜头捕捉下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感受着这段不朽传奇。

街道的尽头,队伍一行人来到六霍起义纪念塔,跨越登山台阶一步步登顶,缅怀为革命捐躯的英烈们。从高处俯瞰,一处处旧址仿若当日,不少游客驻足凝思,遥想当年的峥嵘岁月,感受先人的红色精神,让红色精神赓续不断。最后,大家来到了独山大桥和独山寺,它们不仅见证了独山镇的发展与变迁,更是当地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此次独山镇之旅,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亲身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事迹,也领悟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与深远,纷纷表示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为这份红色记忆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撰稿:张慧勤、王捷 审稿:方淑佳 终审:刘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