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文脉传承,助农兴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系列报道(六)——领略宗祠文化,深入群众生活

时间:2024-07-10浏览:10设置


为了进一步了解石板冲乡的传统文化,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推动文脉传承工作的开展。202478日早上7:30,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调研组、宣传组前往石板冲乡的宗庙祠堂,开展了主题为“领略宗祠文化,深入群众生活”的实践活动。

宗祠文化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在宋代繁荣发展,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历朝历代孝道治国的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承载了千百年来的家族情感与文化传统。队伍首先来到了伍氏祠堂,以徽派建筑为主题,蓝墙灰瓦为基本格调,整体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气氛。由于开放时间问题,队伍并没有深入了解祠堂内部。通过村民走访得知,宗祠一般在清明前后祭祖时对外开放。

在前往林氏祠堂的路上,调研组成员积极走近群众,对路边村民进行走访调查。在交谈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在路边晾晒的制作麻绳的原材料,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同时了解到,石板冲农作物多为水稻,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走访群众让团队成员走近群众生活,对“文脉传承,助农兴村”有了更深理解。

林氏宗祠于202461日列入裕安区第一批传统建筑建议名录。队伍抵达林氏宗祠后,映入眼帘的是美轮美奂的高耸建筑。建筑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建筑壮丽而美观,横梁上挂着匾额“九牧林氏慈孝园”,柱子上写有楹联“商庭忠勇誉垂古今,虎门雄风震中外”。由此看出宗祠楹联内容常常是赞美祖先功劳或宣扬忠孝德行。随后,实践队伍前往王氏宗祠,王氏宗祠与林氏宗祠相似,建筑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建筑壮丽而美观,整体庄严肃穆。宗祠两侧墙壁写有金字“法德治国祖简发扬暖舒柳岸瑞溢槐堂,高明广运博大宏昌温良和厚正直端方”,内容表达了对国家和族人的期望。宗祠内部横梁上挂着匾额“三槐堂”,墙板上记录了王氏家族成员所作出的贡献,院中央的香炉永燃不熄。最后队伍来到了邹氏祠堂,总体恢宏大气,门前点缀着多块小花园,以罗马柱为支撑,建筑风格独特。

宗祠文化在维护家族团结、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美德以及构建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次调研活动,让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当地的宗祠文化,明白了宗祠建筑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深厚的家族历史和文化记忆。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撰稿:郑欣悦 初审:方淑佳 复审:刘政 终审:张爱萍) 

 


返回原图
/